。設定的B值則可以分離波度和殘留形狀。
c. 擴大條件2個Motif合并后的高度必須大于或等于原來的2個Motif
。
d. 深度條件單個Motif的高度必須小于合并后Motif高度的60%
。
Motif法僅用7個參數(shù)就能對表面粗糙度和波紋度進行完整的描述,它尤其適合沒有預行程或延遲行程的輪廓
;在未知表面和過程上進行技術分析
;與表面的包絡面相關的性能研究;辯識粗糙度和波度具有相當接近波長的輪廓
。Motif法以寬度閾值代替取樣長度
,自動給定截止波長,真實匹配輪廓的局部特征
,評定參數(shù)少
。但是Motif法的四個合并條件是來自多年的實踐工作經驗,缺乏理論依據(jù)
,并且三維Motif仍沒有統(tǒng)一的定義和合并準則
。
3 特定功能參數(shù)集
在工程應用中,機加工的許多零件表面需要具有特定的功能特性
,如支承性能
、密封性和潤滑油滯留性能等
。基于這些功能需求
,零件表面就必須被設計
、加工成特定的形貌以滿足預期的應用。所以我們有必要定義特定的功能參數(shù)來有效地表征零件表面的特殊屬性
,零件表面從接觸應用角度如摩擦磨損
,潤滑,密封緊密性
,接觸應力
,接觸剛度、承載面積和熱導率等和非接觸應用角度如光學鏡頭
,表面維護和表面油漆處理來看
,其在功能方面的特殊屬性要求是極其廣泛的。在實際工程應用中應針對表面特殊性能要求設定功能參數(shù)集
。比較典型的是表征具有高預應力表面的基于輪廓支承度率曲線的Rk功能參數(shù)集
。
在20世紀80年代初,Trautwein提出了一個關于Abbott-Firestone曲線的兩段線性模型
,他用這個模型去表示缸膛表面的特征
。從這個模型中還引伸出一個被稱為液體滯留容積的參數(shù)。zui近
,又有學者把Abbott-Firestone曲線分成三個區(qū)域
,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Rk參數(shù)集,該參數(shù)集也正式地被寫進德國DIN4776標準
。這個參數(shù)集主要是用于表征具有高預應力的表面
,如珩磨表面、拋光表面
、磨削表面等
,這些相關的參數(shù)將輪廓支承度率的增長描述成粗糙度輪廓深度的函數(shù),結合氣缸套的平臺網(wǎng)紋本身的特點及氣缸套的工作狀況
,確立了基于輪廓支承度率曲線的參數(shù)指標
,這套評定指標能夠對氣缸套內表面粗糙度輪廓的磨合特性、潤滑特性
、網(wǎng)紋分布等進行對應的定量分析,實現(xiàn)完整
、準確地描述及評價氣缸套平臺網(wǎng)紋
。
輪廓支承長度率曲線tpc,又稱Abbott-Firestone曲線
,是描述輪廓形狀的主要指標
。tpc能直觀地反映零件表面的耐磨性
,對提高承載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動配合中
,值tp值大的表面
,使配合面之間的接觸面積增大,減少了摩擦損耗
,延長零件的壽命
。從tpc曲線的特征可以看出
,它對氣缸套內孔表面耐磨性能、潤滑性能
,使用壽命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此設定了一組基于輪廓支承長度率曲線的參數(shù)集
,對應氣缸套的實際工作狀況
,對tpc曲線進行量化的描述,如圖2所示
,粗糙度輪廓及對應的tpc曲線被分為三個部分
,分別為輪廓峰、核心輪廓和輪廓谷
。
圖2 基于Abbott曲線的評定參數(shù)
a. 簡約峰高RPK 是指粗糙度核心輪廓上方的輪廓峰的平均高度
。表面輪廓頂部的這一部分,當發(fā)動機開始運行時
,將很快被磨損掉
,其減低的高度將影響氣缸套進入正常工作狀態(tài)的磨合時間,及實際材料磨損量
。
b. 核心粗糙度深度RK 在分離出輪廓峰和輪廓谷之后剩余的核心輪廓的深度為RK
。這一部分是氣缸套長期工作表面,它影響著氣缸套的運轉性能和使用壽命
,是粗糙度輪廓的核心部分
。
c. 簡約谷深RVK 是指從粗糙度核心輪廓延伸到材料內的輪廓谷的平均深度。這些深入表面的深溝槽在活塞相對缸套運動時
,形成附著性能很好的油膜
,在提高孔的耐磨性、縮短發(fā)動機磨合時間的同時
,能大幅度降低油耗
。
d. 輪廓支承長度率Mr1 以百分數(shù)表示的輪廓支承長度率Mr1是為一條將輪廓峰分離出粗糙度核心輪廓的截線而確定的。Mr1值是氣缸套進入長期工作表面的上限
,其數(shù)值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氣缸的加工水平和使用性能
。
e. 輪廓支承長度率Mr2 以百分數(shù)表示的輪廓支承長度率Mr2是為一條將輪廓谷分離出粗糙度核心輪廓的截線而確定的。Mr2值是進入長期工作表面的下限
,其數(shù)值的大小不但決定了磨損量
,還決定了工作表面以下深溝槽的貯油
、潤滑能力。
f. 存油量V0 粗糙度核心輪廓向下延伸到材料內的輪廓谷的橫截面積實際上就是深溝網(wǎng)紋的存油量V0
,它是tpc曲線與右邊縱軸及Mr2對應的截線構成的陰影部分面積
,它對缸套的潤滑性能無疑有重要意義。它近似為三角形面積:V0≈100-Mr2×RVK/2
。
圖中參數(shù)的確定需要使用一條回歸線
,回歸線的40%以上的部分是tpc曲線上的點構成,回歸線在縱坐標方向上的差值平方zui小
,回歸線與縱軸兩交點之間的垂直距離即為核心粗糙度深度RK
,兩交點對應的截線位置即為Mr1、Mr2對應的截線位置
。
對于Rk參數(shù)集的功能特征參數(shù)
,其定義方法在于把Abbott-Firestone曲線分成不同的部分以對應不同的功能區(qū)域。雖然這些方法可以成功地用來表征特定的一些工程表面
,但是由于它主要是基于制造工藝經驗
,缺乏理論依據(jù),這種方法在表征大多數(shù)其它的工程表面時會失去原有的意義
。